上海新朝阳110KV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EPC项目进入吊装阶段
|
||||
作者:上海兴邦 | 来源:原创 | 阅读:2043 | 时间:2016/12/26 11:46:36 | 评论:0条 |
上海新朝阳110KV全预制装配式变电站EPC项目进入吊装阶段 2016年12月10日新朝阳110KV变电站工程迎来了PC构件首吊施工。于此同时,对于上海兴邦则是“上海漕泾热电检修楼”项目的基础上,再一次将预制装配式建筑专项设计、施工一体化(EPC总承包模式)实践带上了一个新的里程。在建筑产业化的全产业链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机场南边祝桥镇果园村,下盐公路以南、果园路(汉高路)以西地块内。总建筑面积2605㎡,其中装配式建筑面积1583㎡。预制构件类型包括预制柱、叠合梁、叠合板、预制轻质隔墙、外挂墙板。其中框架部分PC率达63%,外挂墙板做到100%全覆盖。 设计难点: 该工程首次采用预制框架+外挂墙板相组合类型。借鉴以往的设计经验的同时,考虑到施工难度和工期的影响因素,将主体框架结构和外挂墙板二者采用旋转式挂点做法,保证框架施工与挂板施工工序上不重叠,提高施工效率。 挂点三维模型
结合变电站的功能要求,在主变室位置处要求满足大型电气设备的进出场和后期的维修,在此处的外挂墙板通过PC+钢结构联接的方式设计为可拆卸后挂墙板形式,将原来的“拆除”改变成“拆装”。此外,结合本工程的特殊功能要求的还有“泄爆墙”的安装计划,体现了PC设计的精细化程度。 可拆卸墙板
泄爆墙示意
在设计中采用BIM平台下的Revit和Navisworks对于构件的节点碰撞和吊装施工做了全方位的施工模拟,尽可能的做到将问题在源头解决。
Revit三维模型
施工难点: 本工程虽然说工程体量不大,结构形式相对也不复杂,但是由于建筑平面的布局特点。对于PC构件施工造成了较大难度。整个平面布置上有相当大一部分的空间出现了跃层,因此在主变室与散热室之间的外挂墙板的安装需要统筹安排好构件的安装顺序和吊机位置。特别是在跃层位置处的叠合楼板支撑体系。由于层高较高,落地搭设高度超过8米,因此需要编制专项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 大面积跃层的平面位置
其次,由于工程采用的是预制框架和外挂墙板的设计方案,对于预制叠合梁上需要事先预埋外墙挂点,因此对挂点位置提出了较为精准的预埋要求。这对生产制作、安装精度、标高的控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施工方案: 面对上述重重的施工困难,兴邦团队需要一遍遍的推敲、讨论,整个过程中体现出 “工匠精神”的执着与专注。 ![]()
施工方案讨论 在吊装施工前,对每一个构件进行堆放、吊位、安装顺序的排布,编制《吊车位分布图》、《PC构件吊装顺序图》以及《PC构件堆放分布图》,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提高施工安装的效率。
吊机位及构件堆放布置图 现场实况: 首批预制柱进场。
构件卸车堆放
预制构件依据《PC构件堆放分布图》依次卸车堆放。 第一根预制柱开始吊装
预埋插筋精准就位
首根框架柱安装完成
新朝阳项目实施内容包括建筑工业化设计、相应的采购工作、工程施工。通过这个项目,兴邦公司积极响应和推进上海市的 “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鼓励设计施工一体化”目标,为装配式建筑EPC模式的推广起到示范和参考效应。 |
||||
这篇文章暂无评论! 共0条留言 |
||||
|